找到相关内容5385篇,用时4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从有部譬喻师发展到经部譬喻师之思想流变(1)

    ,发现了譬喻师和论师最根本学说上的分歧,就在于安立有情业果相续处的不同。何以有此歧异?往前探寻,发掘了有部譬喻师从“世体是常”,“无实成就、不成就性”,“心心所法前后起”,“三有为相非一刹那”,“有缘...思想史上的特见。  本文,大分七节来说明:  (一)世体是常  有部论师和譬喻师,同属于三世实有论者,但是有部论师认为时间本身是有为法,而譬喻师却主张时间体是常住的无为法。从譬喻师被论主称为“譬喻者分...

    释悟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0145311.html
  • 圣辉法师晋升南普陀寺法主和尚暨虎溪岩寺方丈

    则悟法师生平,赞叹则悟法师勤勉负责、智慧慈悲、年轻有为。随后,圣辉法师勉励南普陀寺各大职事再接再励,共创南普陀寺灿烂明天。 据了解,截至今年10月,圣辉法师在南普陀寺连任三任(共9年)方丈,举贤退位后...

    南普陀

    |圣辉法师|

    http://www.fjdh.cn/bnznews/2005/11/0816521866.html
  • 如本法师答:佛教佛教对“三法印”的看法如何?

      如本法师答: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槃寂静印,是名三法印。   诸行无常印(梵语anityah sarva-samskarah):是说一切世间法,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过去所有的,现在起了变异,现在所有的,将来终归幻灭。   诸法无我印(梵语niratmanah sarva-dharmah):是说一切有为无为的诸法中,无有我的实体。   涅槃寂静印(梵语santam nirvanam)...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4155912278.html
  • 如本法师答:佛教世间的忍辱和出世间的忍辱,有何差别?

    无为与有为之差别,出三界与三界之差别,空性与不空之差别,涅槃与生死之差别,登彼岸与未登彼岸之差别。 ...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4160112279.html
  • 江苏省镇江市曹当凌副市长看望民族宗教界政协委员

    代表人士在镇江发展中主动作为、积极有为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寄语民族宗教界政协委员在新的一年,要在促进和谐确保稳定中发挥更大作用,在旅游发展生态建设中奉献聪明才智,在加强自身教育管理监督中激发内在潜力,为...

    佚名

    |宗教界|看望|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2/14220734867.html
  • 光孝寺菩提诗书画院参加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书画展

    日前,在“广东省统一战线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书画展”上,广州市光孝寺菩提诗书画院送去参展的六幅书画作品受到了参观者的关注和赞赏。 此次书画展是为了展示广东省在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彰显广东统...

    佚名

    |光孝寺|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2/23102335475.html
  • 佛儒二学之本体论辨异

    空寂,确然不移。湖湘先生此文于仍有所偏,固执其“本体无为”之见,不知本体亦空亦寂不空不寂、非有为非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但但君为佛门中人,可以理解,就佛家角度言,湖湘君自属正见(值得广大文化人一读),...有为万相而立“空”义,然此“空”义非为本体,实为指月之法尔,故云“万法皆空,而本性不空”。此“空”义虽非本体,然乃指月见月之要义,离却此义,则别入他途,难见本体矣。   佛法以立“空”义而指导众生得见...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64555802.html
  • 禅的“空”与“有”

    力量,才有意义。   禅的究竟是无为,但禅的无为与有为不冲突。有为而不执著、有为而不生有为相(想),就是无为。无为是本来如是,法尔如是,本来法尔是超越有无概念的究竟平等、恒常绝对的境界。   所以禅的...

    净 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35958759.html
  • 谈善恶有报

    提醒您一下,嗔火能烧功德林。可能您在坚持一下将有所转机,但您在大厅广众之下说了这番牢骚话,不仅您以前累积的功德全部消失,又造下口业又要加倍忏悔或做功德才能消除? 在《金刚经》中佛说: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意思就是说:这些法在世间相上是有的,虽然有这些法, 可是这些法是有为法,这些有为法都是暂时而有,犹如梦中境界,醒来就消失了;犹如幻化、水泡、 阳焰、露水一般,暂时...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20476624.html
  • 济群法师答:佛教对中国文化有哪些影响?

    超、康有为、谭嗣同等维新代表人物,仍秉承佛法的思想理念推广社会改良。至于文学艺术领域,佛教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即使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内容源自佛教,如盂兰盆会、腊八粥等民俗活动,就直接脱胎于佛教节日...

    济群法师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085077869.html